油漆涂料冷凝性标准
2025-11-11 17:42:23 来源:上海鼎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概述涂料的冷凝性,是指涂料在温度变化时,表面或内部出现水珠凝结的现象。涂层在诸如海洋、热带、亚热带、湿热等环境的应用中,极易遇到高温、高湿、冷凝等外部条件。在这类条件下,水分子首先在涂层表面冷凝,然后液态或气态水分子携带溶解氧等腐蚀性介质逐渐渗透至基材表面,与金属基材发生反应,进而引起涂层起泡、生锈、剥落或其他形式的破坏,*终导致涂层失效。对于长期服役于湿热、冷凝环境中的船舶涂料、海洋平台涂料等重防腐涂料,冷凝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二、相关标准
GB/T 13893-2008 / ISO 6270-1: 1998, IDT《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连续冷凝法》
GB/T 13893.2-2019 / ISO 6270-2: 2017, IDT《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带有加热水槽的试验箱内曝露)》
ISO 6270-1: 2017《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第1部分:冷凝(单侧曝露)》
ISO 6270-2: 2017《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带有加热水槽的试验箱内曝露)》
·
ISO 6270-3: 2018《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第3部分:冷凝(在带加热、起泡蓄水池的柜内暴露)》
·
ISO 11503: 1995《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间歇式冷凝)》
·
ASTM D 4585M-2018《用受控冷凝法测试涂料耐水性的规程》
·
ASTM D 4587-2023《涂料及有关涂层荧光紫外线凝结暴露规程》
·
三、标准介绍
1. 单侧冷凝GB/T 13893-2008、ISO 6270-1: 2017中规定:试验样板涂覆涂层一侧接触高温饱和水蒸气,另一侧暴露在 (23±2) ℃的试验室环境中。试验样板由于正反面存在较大温差,故会在涂层表面形成凝露。在水槽顶部,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设计为 (60±5)°。试验条件为:水槽上方25 mm处的温度为 (38±2) ℃;若 (38+2) ℃太低,也可采用 (49±2) ℃或 (60±2) ℃。
ASTM D4585M-2018规定:冷凝温度在 38~82 ℃范围内,推荐测试温度与ISO 6270-1: 2017一致,均为38 ℃、49 ℃、60 ℃。同时标准规定,也可进行干燥-冷凝循环试验,推荐干燥时间至少在4 h以上。
2. 箱内冷凝
GB/T 13893.2-2019 / ISO 6270-2: 2017, IDT《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带有加热水槽的试验箱内曝露)》为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测试,该标准对设备要求进行了阐述,重点对箱内冷凝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将涂层样板置于环境试验箱内,由于试验箱壁的辐射或试样的冷却,试样的温度低于环境试验箱中饱和空气的温度,试板与周围空气中存在微小温差而形成凝露,冷凝水试验气氛加速了湿气在样板表面的沉积,即箱内微小的温度波动是样板上冷凝的原因。环境试验箱中气氛温度为40 ℃。
| 测试气候 |
循环所需时间 |
为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工作空间的状态 |
| 名称 |
缩写 |
测试段 |
合计 |
空气温度 |
相对湿度 |
| 冷凝水-恒定气候状态 |
CH |
需要加热至结束 |
|
(40±3)℃ |
大约 100%并伴有
受测试体结露 |
交变
气候
状态 |
伴有交变
空气湿度
和空气温
度 |
AHT |
包括八小时预热 |
24小时 |
(40±3)℃ |
大约 100%并伴有受测试体结露 |
| |
|
|
包括十六小时的冷却
(将人工模拟气候室打开并通风) |
|
18 -28 ℃ |
低于 100% |
| |
伴有交变
空气温度 |
AT |
包括八小时预热 |
24小时 |
(40±3)℃ |
大约 100%并伴有
受测试体结露 |
| |
|
|
包括十六小时的冷却
(人工模拟气候室保持关闭) |
|
18 -28 ℃ |
大约 100%(饱和) |
ISO 6270-3:2017(E)《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第3部分:冷凝(在带有加热、鼓泡水池的试验箱内曝露)》,通过加热水槽中的水,使箱内空气温度控制在(38±2)℃内。水槽内的水和箱内空气始终处于循环状态,使得箱内温度偏差和均匀度均≤±2.0℃。